新平衡生活+/2023.06.15
国家政策扶持,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

640

近年来,大健康产业发展迅猛,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,中医药开始充分发挥自身特长,在大健康领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道路。


然而中医药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大放光芒,还需要继续加强标准化建设和产品研发投入,以“产品”为导向,杜绝弄虚作假,真正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益处。随着中医药被世界各地的人们认可和推崇,中医药大健康领域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。


《知识经济》杂志记者将尝试从政策、市场、产品、模式、推广等角度,解读中医药发展的深层原由,以助力行业继续奋力向前。


 政策支持 


国务院办公厅在2022年3月29日颁布的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中指出,到2025年,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,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,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,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。《“十四五”规划》一经颁布,致力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和人员大受鼓舞。


实际上自十八大召开以来,国家频繁出台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,早已将中医药发展规划上升至国家层面。


2015年4月,我国首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《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(2015-2020年)》颁布。同一时期,我国首个关于中医药产业的国家级规划《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(2015-2020年)》颁布并指出,通过开放市场准入、新项目投融资优先,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。


2016年10月,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,到2030年: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;城乡居民达到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》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2.2%;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%;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。


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决策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于2017年7月生效,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、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,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,也让从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和人员有了底气。


随着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、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-2030)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,“发展中医药产业”成为国家战略。而在大健康产品的原材料中,中草药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在当前现代大健康产业体系和生产工艺水平整体提升的背景下,作为消费品的大健康产品在医疗、预防、康复、养老、保健等功能上也得到认可与肯定。在政策大力扶持和大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双涡轮驱动下,传统中医药登上世界舞台大展拳脚不再是口号。


除了利好政策支持,行业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,让更多浑水摸鱼、违法违规的企业团伙寸步难行,产业产品更加标准化,行业制度更加明晰,市场发展更加健康。

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(试行)》,明确要求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,不得进行针刺、中药灌洗肠等不属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范畴的内容。规范还明确,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咨询指导、健康干预调理、健康教育等,如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,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方案,提供规范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调理服务,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,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。


这些规定让致力大健康产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,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,既有利于促使行业合法合规经营,也为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。


(未完待续)


文章摘编:2023-05-23微信公众号“知识经济杂志”《中医药与直销 携手前行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评论
评论0
查看全部0条评论
热榜

    推荐

    换一换

        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    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