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平衡生活+/2025.04.25
有的人还年轻,关节已经“老”了!及时养护早止损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关节如同身体的 “灵动枢纽”,支撑着我们的每一次站立、行走和奔跑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关节不仅是身体运动的关键连接点,更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保障。

一旦关节出现问题,就如同大厦的基石受损,身体的平衡将被打破,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

然而,很多人却对关节健康缺乏足够的重视,尤其是年轻人,总觉得自己身强体壮,关节无需特别养护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

稿定设计-2


本期《大咖开讲》,特邀广东省中医院运动医生科主任、医学博士杨伟毅先生为大家深度解析骨关节健康的奥秘,并分享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延长关节的寿命,有效守护关节健康。


觉得自己身体好,不需要养护关节,这种想法正确吗?


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。最新医学研究表明,人体关节的 “衰老进程” 早在 20 岁左右就悄然开启了。如同汽车轴承的自然损耗,关节软骨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经历不可逆的退行性改变。

尤其是 35 岁后,随着日复一日的使用,关节持续负重产生的压力使关节软骨表面破坏和磨损,逐渐失去灵活性和韧性。


稿定设计-3


这提示我们:养护关节不分年龄,越早越好。关节作为我们身体的“轴承”,承担着支撑身体、协助运动的重要任务,它们的寿命平均只有 60 年。

所以,关节退化是不可避免的,从青年时期开始建立关节养护意识,才能守护这一 “人体轴承” 的长效运转。


传统中医如何看待关节问题?


中医认为,关节是 “骨” 与 “筋”的结合体,靠肝肾精血滋养、气血温煦。关节出现酸痛、异响等不适,是肝肾亏虚、气血失调的体现。

具体而言,肝藏血主筋,肾藏精主骨,肝肾精血同源互养,是关节物质基础。肝血肾精亏虚,筋膜、骨骼失养,影响关节健康,如长期熬夜、劳累会损耗精血,致关节滋养不足。


稿定设计-4


此外,气血在经络运行,贯穿筋骨,为关节提供营养,气血足且畅,关节才灵活强健。

所以,中医看来关节健康依赖气血充盈、肝肾调和。


现代医学如何解读关节问题?


现代研究指出,关节问题主因是软骨及滑液润滑性下降,软骨退化、损伤。

关节由骨组织、关节囊、软骨面、关节腔构成,软骨起缓冲压力、维持润滑的关键作用。保持关节健康关键在于维持软骨健康,而软骨健康离不开胶原蛋白、氨基葡萄糖(以下简称:氨糖)和软骨素。

随年龄增长,胶原蛋白流失,软骨变脆弱,补充胶原蛋白可增强软骨的弹性韧性;氨糖促进蛋白多糖合成,使软骨水润光滑;软骨素增强软骨的弹性抗压性,抑制损软骨酶类。三者协同,从源头延缓软骨退变,为关节撑 “弹性保护垫”。


稿定设计-5


如何判断你的关节是否处于健康状态?

日常可以通过以下3个小测试,初步评估自己的关节健康状况,如果发现存在某一个测试中所说的问题,应当及早重视,并针对性进行关节养护。


晨起自检

观察颈部是否僵硬、腰背酸痛,长期出现可能提示脊柱关节问题。

蹲起测试

在家做蹲起动作,留意关节有无咔咔声响,同时感受胯部是否有酸胀感甚至站立不稳。关节咔咔响,可能是关节润滑不足的表现,而胯部酸胀和难以站立,则可能是髋关节有问题的信号。

上下楼梯

注意膝盖是否有疼痛、异响,身体是否左右打晃。疼痛或者异响可能是关节炎征兆,左右打晃则可能是关节稳定性不足。


如何养护关节?采取传统or现代医学方式?

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在养护关节方面各有优势,可相互补充,共同促进关节健康

传统医学注重整体调理和预防,擅长根源调理,自建修复力;而现代医学针对关键症状,借助先进技术精准施治,加速修复。所以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通过 “东方智慧 + 现代方法” 实现内调根源、外养关节。


稿定设计-1


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评论
评论0
查看全部0条评论
热榜

    推荐

    换一换

        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    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