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/2025.05.11
从“超人妈妈”到需要理解的更年期女性

每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,当康乃馨的香气弥漫街头,那句“妈妈辛苦了”成为最温柔的仪式。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,那个曾抱着我们转圈的妈妈,如今在厨房煮汤时会扶着腰稍作停顿;时不时抱怨“明明没干什么,还是浑身没劲”,但深夜又辗转反侧,数了几遍羊还是难以入眠。这些细微的变化像一扇半开的门,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常被忽视的生命阶段——更年期。


314615-无限极微刊-母女-2025-0511推文插图-母亲节


根据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》的调查结果,40-60岁中国女性中,有46.3%的人出现了更年期症状。但大家对症状背后的原因并没有科学、充分的了解,甚至避而不提。当社会仍在用“脾气古怪”“衰老预警”等标签定义更年期时,或许我们该以更温厚的目光,重新解读这场生命的潮汐。


更年期的双重叙事:

身体密码与社会隐喻


在现代医学中,更年期指女性在绝经前后(通常在45-55岁之间),卵巢功能逐渐衰退,导致性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,进而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的状态。传统中医则将更年期归为肾气渐衰、气血失和。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”


314616-无限极微刊-身体虚弱-2025-0511推文插图-母亲节


在“波动”“失衡”的状态下,女性往往能直接感受到身心的诸多变化。


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》指出,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更年期症状是失眠(50.0%)、疲劳(48.2%)和紧张(46.9%)。此外,女性更年期还是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易发期,以及乳腺癌、宫颈癌等肿瘤疾病的高发期。上述种种不仅影响身体健康,还容易带来负面情绪。


实际上,更年期女性面临的不仅是内在的不适,可能还有来自外界的压力。


314617-无限极微刊-写作业-2025-0511推文插图-母亲节


在家庭中,面对易怒的妈妈,不少年轻的子女只是轻描淡写地说:“我妈简直像个定时炸弹,一点就着,不点都着。”渐渐地,更年期甚至被视为影响家庭和谐、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。在职场中,更年期症状常被误解为“能力下降”,许多女性晋升受限或遭到隐形排斥。2022年,英国一家专注女性权利的慈善机构调查发现,41%的女性表示,更年期时她们在工作中会被人当成笑话一样对待。当身体的内分泌震荡遇上社会的刻板认知,这场风暴远比想象中复杂。


对待这场“人类一半群体的共同经历”,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医学干预,还有一场文化认知的革新——用科学支持与人文关怀,共同构筑更年期的“软着陆”系统。


新平衡·东方美:

在千年基因中寻找解题关键


更年期的本质,是生命能量系统的重构过程。中医将人体视为“形、气、神”三位一体的动态平衡体,当雌激素波动打破固有平衡时,通过三者的协同调适,可帮助女性实现平稳过渡。


01

形的养护:巩固生理基础


更年期女性缺少雌激素,对“形”的明显影响就是肌肉流失加快(尤其是腰背、臀腿处),身材逐渐走样。可以通过散步、瑜伽等“形劳而不倦”的运动,配合作息规律,促进新陈代谢,保持体态轻盈挺拔。


314618-无限极微刊-骑行-2025-0511推文插图-母亲节


02

气的调和:疏通能量网络


“气”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,扁鹊在《难经》中曾说:“气者,人之根本也,根绝则茎叶枯矣。”而更年期女性针对“肾气不足”的问题,可以用巴戟天、桑寄生、川断来益肾补肾、调理气血。现代药理学也证实,这三味药材有类雌激素的作用。此外,被誉为“平补之冠”的山药,有助于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涩精,也可以适当食用。


314619-无限极微刊-打坐-2025-0511推文插图-母亲节


03

神的升华:重塑生命境界


当雌激素出现波动,负责控制情绪的边缘系统总能敏锐地察觉。如果感受到情绪如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,可以尝试冥想,由此放松身心,快速找回情绪的主导权。此外,轻度社交(例如定期参与茶会、读书小组等)能刺激催产素分泌,缓解内心的孤独感。正如《养生论》所言,“神躁于心,则形疲于外”,当精神如静水深流,面容自会透出从容光采。



破晓时刻:

更年期的自由觉醒与生命重构


虽然外界总是给更年期赋予“贬义”,但这个特殊时期似乎也出现了积极的一面。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大脑情绪中枢的“取悦开关”逐渐关闭——女性不再执着于维持完美形象,转而用更直接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。这种转变,意味着她们将原本用于迎合他人的能量,重新投入自我需求的关照。

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女性接纳了自身的变化,获得“对生命节奏的重新掌控”,展现出不一样的决策力、行动力。


314620-无限极微刊-运动-2025-0511推文插图-母亲节


例如,电影《出走的决心》女主角原型——56岁的苏敏从不幸的婚姻中抽身,自驾8万多公里,走了近200个城市,去探索生命的自由。54岁的主持人李静与其他人交谈时坦荡地表达:“你们热吗?我好热。对不起,我更年期,拜托可以把空调调低一点吗?”不仅如此,她还制作了纪录片《看不见的更年期》,揭开那笼罩着更年期的“黑色帘幕”,呼吁社会正视女性这一生命阶段的生理与心理挑战,拒绝更年期污名化。


314621-无限极微刊-陪伴-2025-0511推文插图-母亲节


更年期带来的不是衰退,而是对生命画布的重新构思。陈蓉在《更好更年期》就曾说:“更年期带来的变化,恰恰是在提醒女性,要把目光转回自己身上,怎样把自己现有的生活变得更好。”当更年期女性不再为满足某种审美或观念来塑造自己的身体,通过“形、气、神”的和谐统一,实现新平衡·东方美的好状态,大家都能迎来生命的再一次绽放。


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评论
评论0
查看全部0条评论
热榜

    推荐

    换一换

        文章不错,点个赞吧

    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