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初气温升高,雨水增多,湿气极易悄然“入侵”人体。不少人发现自己身体乏力、食欲缺乏,还出现水肿、体重上涨的情况,穿衣也显得臃肿……
眼下正值旅游黄金期,相机电量满格、穿搭攻略就位,但不佳的身体状态,正在悄悄毁掉你的旅行大片。
在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来之际,本期《大咖开讲》特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及脾胃病科主治医生汪双双,结合中医养生智慧,分享中式体型管理建议,帮助大家塑造轻盈健康的体态,更好地享“瘦”当夏!
Q
从中医角度看,是什么原因
导致肥胖?
在中医看来,肥胖的成因多与 “饮食失节、缺乏运动、年老体弱、先天禀赋”相关,核心成因为 “胃强脾弱”,主要成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:
脾胃失调:
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兼具运化水谷精微与水湿的功能。长期饮食生冷、暴饮暴食或情绪焦虑抑郁,易损伤脾胃,导致运化无力。
此时,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,水液代谢失调,多余的膏脂、水湿、痰湿等便会滞留体内,引发肥胖。
体质因素:
①痰湿体质:因脾胃虚弱、水谷运化失调,水湿内停并凝聚成痰。
②阳虚体质:因阳气不足导致温化水湿功能减退,水液滞留体内。
Q
错误的减肥方式或误区有哪些?
在追求体型管理的过程中,许多人因采用错误的减肥方式或陷入减肥误区,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,还对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。
节食减肥:
如不吃早饭或不吃晚餐,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反而可能引发肥胖。
单一饮食减肥:
如生酮饮食[1]、液断[2]或只吃蔬果。长期“生酮饮食”会使大量酮体蓄积体内,导致酸碱失衡,加重心血管负担,影响肝肾功能。
而“液断”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,容易引发低血糖、肠胃和肝肾问题。这些减肥方式会导致内分泌失调,影响正常新陈代谢。
过度控制饮食:
过度控制饮食可能引发心理性厌恶食物,形成厌食症,损害心理健康。
过激或过度运动:
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导致疲乏、浑身酸痛,诱发旧疾,影响生活和工作;此外,长时间运动还会导致大量出汗,从而使铁元素流失,引发情绪低落、易疲劳等不同程度的贫血问题,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。
Q
如何在夏日进行科学的中式体型管理?
中医认为,脾胃功能失调是引起肥胖的核心原因之一,需从以下方面重点调理:
调养脾胃:
①食疗健脾:日常煮粥或煲汤时加入山药、薏苡仁、茯苓等健脾祛湿的中药材,增强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输布能力,减少膏脂和水湿堆积。
②忌伤脾饮食:避免长期摄入冰饮、生冷瓜果及高糖高脂饮品,以防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水湿内停、代谢减缓。
疏肝理气:
①规律作息:早睡早起,避免晚上11点后熬夜(晚上11点至凌晨3点为肝脏休息时间,熬夜会影响肝脾疏泄运化)。
②中药泡脚:睡前用艾草(或姜、艾草药包)泡脚,帮助肝气疏泄,改善睡眠。
饮食管理:
多摄入绿色蔬菜,忌食辛辣刺激食物、酒精(中医认为酒属膏粱厚味,易生湿生痰,助长肝火),以免助长肝火。
运动调节:
通过运动带动全身气机流动,疏通肝经气血,如打八段锦、跑步、户外踏青等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肝气郁结。
0
换一换
0
无限极服务
微博
无限极(中国)
无限极视频号
纷享荟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