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古至今,人们对“美”的讨论从未停止。从诗经中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”的细腻形容,到《洛神赋》里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的灵动姿态,再看李白笔下的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的美好想象……每个时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美的样子。
再看当下关于美的形容词:“冷白皮” “微笑唇” “筷子腿” “少女感”……一个个标签成为美的标尺,使美丽成了需要不断达标的任务。
这让我们不禁发问:美,到底是什么?
美没有标准答案
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
唐代以丰腴圆润为美
宋代以淳朴淡雅为美
清代以含蓄内敛为美
而我们所说的东方美
则是一种平衡的智慧
是从里而外的均衡与和谐
是形之韵律、气之调和、神之交融
是物象、养生、精神的贯通和共振
凝聚东方养生智慧的健康美
1
美在于形,是动静相宜的姿态
57岁的杨澜从文化名人到商界巨擎,岁月赋予她更多的从容和张力,既能睿智地推动文化交流,也能沉稳大气地与各界精英展开深度对话。
54岁的俞飞鸿经过时光淬炼,一颦一笑却总能带给人无尽的优雅和从容,但也活得自由灵动。
她们的美,能在动静之间自在切换。
美,并不被岁月约束,而是随时随地展露的从容姿态。
2
美在于气,是顺应自然的保养
57 岁的伊能静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时,常因少女般的状态引发热议。她冻龄的秘笈,在于数十年来坚持“顺时养生,内调外养” 的东方智慧。
现代女性总把‘保养’等同于医美,但《黄帝内经》指出“养于内,美于外”,意指保养重在内调外养。
这种美源于中华养生文化整体观、由内而外的健康美。不仅来自健康的身体,也来自强大的内核,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。
那些由内而外的生命力,才是永不褪色的女性之美。
3
美在于神,是刚柔共生的内核
在大众眼中,女性的美常被“柔化”的审美范式所限制。
但“跳水女王”郭晶晶打破了大众的刻板印象。面对外界的质疑与低估,她向大众展示了“我首先是郭晶晶,然后才是其他角色”的大女主风范。
巩俐被国际影坛誉为“东方美学的代言人”,柔中带刚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,并为之坚持,一步一步走上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中。
拒绝被标签化,拒绝被定义。
东方文化血脉中流淌的坚韧和平和,让现代女性的独立刚强与传统女性的温柔婉约达成了奇妙和解——她的刚,是对事业、对自我的清醒认知;她的柔,是对生活、对他人的温暖接纳。
源于内心笃定和自洽,让美自我定义。
美没有标准答案,美,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,而是 “各美其美”——无论是接纳岁月馈赠的从容姿态,还是滋养生命能量的气血哲学,亦或是坚守自我内核的坚韧,都是对“美”的独特注解。总有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公式:美,是在于形、气、神的一场自我修行。
0
换一换
0
无限极服务
微博
无限极(中国)
无限极视频号
纷享荟商城